阅读历史 |

第751章 江南士人、豪强(1 / 2)

加入书签

随着长安通往潼关的河道工程开始,作为南北运河交汇点的长安,其将来的地理位置,将会更加突出。

朝廷也不可避免的将重心放到了长安,许多官员也不由暗自猜测,天子是否有迁都的意图。

不过,天子不说,他们也不敢问。

一时间,北方各州的重心,也全都放在了运河上面。

当然,朝廷也没有放弃对江南的开发,虽然眼下江南的运河无法开挖,但是修路还是可以的。

甘柘、金矿、稻米,说什么也是不能放弃的。

很快,皇家商行便又开始组织人手,前往豫州、徐州,建设工厂,准备修通一条连由洛阳通往南阳、汝南、下邳、吴郡的水泥路。

那些跟在皇家商行屁股后面的商人大户见状,也纷纷立马行动起来。

南阳、汝南、下邳这边还好,因为当初叛乱,当地豪族遭到了一番清洗,无论朝廷推行什么政策,都能得到有效的实行。

因此,三郡官府的官员们,都非常积极的协助皇家商行,勘测道路、征召民夫。

但是扬州这边,可就没那么平静了,当初的叛乱,并未波及此地,因此当地的士人、豪族的势力,仍旧非常之大。

超过八成以上的土地,仍旧掌握在他们手里,当地百姓,十户有八户,都是他们的佃户。

与北方日渐繁荣的工商业不同,江南的这些士人、豪强,仍旧热衷于压榨百姓,从土地上获取财富。

即便是那些被刘宏委派到当地的世家子弟,也得需要与之交好、妥协,才能推行朝廷的一些政策,但是那些政策到了扬州这里,也变了味道。

比如朝廷制定的税收政策,原本收取实物是为了让百姓们留下足够多的口粮,不会挨饿,可是如今却成为了那些江南士人、豪强敛财的重要手段。

随着北方工商业的发达,江南也逐渐成为了生丝和棉花的供应地。

那些士人、豪强也将名下的土地,转而全都开始种植桑树、棉花,他们名下的佃户,也只好跟着种。

例如丝绸所需的生丝,从种植桑树、养蚕、出丝整个过程,全都掌握在当地豪强手中,官府根本无法精确的算出一亩桑田的产量。

因此,每年出多少生丝,那都是他们说了算,他们交多少,就是多少,官府也没有办法。

他们名下的佃户,除了上缴赋税,还要缴纳佃租,每年产出的生丝,本就所剩不多。

生丝又不能吃,佃户们只能拿着生丝卖钱,换粮食吃。

虽说朝廷严格规定了粮食的价格,当地豪强也不敢违反,但是他们压根儿就不卖粮,而是换成了最原始的方法,以物易物。

用手中低价的粮食,换取百姓们手中价格高昂的生丝。

百姓们一年到头产出的生丝也只能勉强保证他们不被饿死,还有许多人只有靠着捞捕鱼虾,才能勉强度日,自然也就无力去开垦荒地。

而那些士人、豪强则是借着朝廷鼓励开荒的政策,大力开垦荒地,将大片大片的土地收到了自己的名下。

当地官府,虽然知晓其中猫腻,但却无能为力,因为道路遥远,且颠簸难行,要想从北方调粮,光路上的损耗,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
从洛阳出发,要想将粮食运到吴郡,最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,一百石,顶多只能剩下十石。

这种运输效率,不要说满足百姓的需要,就连兴建的官仓,保证驻军供应,都非常艰难。

哪有多余的力气去供应百姓种子耕具来开垦荒地呢?

没有地,百姓们只能去做佃户,做了佃户,就无法开垦荒地,就这样进入了一个死循环。

这也是朝廷最为头疼的地方,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,朝廷在江南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,想要开发江南,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。

道路交通,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,因此,在北方开挖运河的同时,先行修建通往江南的旱路,就成为了重中之重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 入狱五年,归来仍是大佬 让你开维修店,你掀起机战风暴? 足球:国足开除,奖励远射必进卡 大明新命记 唐奇谭 我靠摆烂拯救了全宗门 山风微澜 柯南:火影魔怔人 少姝的山水 隐居三年,出狱即无敌 旧日音乐家 还好我有练功房 给大帝收尸,我暴涨万年修为! 空姐背后 御兽:开局一颗神龙蛋 替姐出嫁后,锦鲤农女逆袭了 开局就失业:返乡途中卖盒饭 灰烬领主 官狱 我厨神,宗门上下都被馋哭了 末日尸乐园 我收服了宝可梦 DC新氪星 对弈江山 傲世潜龙 高手下山,我家师姐太宠我了 绝世虫仙 女帝:陛下请自重,臣不想升官 大明:我能复制战略物资! 玄幻:赠送机缘,奖励翻倍! 四合院:开局和秦淮茹要五百块 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 浪子回头:我能预见未来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封神我是萧升 特种兵穿越:我在修行王朝当斥候 武碎星河 重生七零大佬美娇娘 星河之上 太古神尊 老婆失踪五年后,薄情总裁他疯了 综影视之绝色妖姬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赌石: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NBA: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 晋中镜 舔狗反派只想苟,女主不按套路走! 全职法师:我为古老王 综武:老子天下第一 神魔天帝 特工: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陆地剑仙:剑阁守剑八十年 出狱前离婚,高冷女总裁后悔了! 上门赘婿: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 钢铁,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寒门帝婿 玄戒缘 龙渊剑神 道爷下山